中國將主亞洲超高層寫字樓開發市場
發布時間:2014年09月03日分享到:
據調查顯示,亞洲高層寫字樓數量已占到全球總數的55%。未來五年,中國將主導超高層建筑的開發市場,占據全世界超高層寫字樓建成總數的71%,其中51%來自二線城市。大量超高層建筑的崛起同時帶來了問題和挑戰。
業內分析稱:目前單一的
寫字樓已轉變為垂直綜合體,未來五年,超高層寫字樓將更綜合、更人性化。此外,建筑高度也不再是決定租金高低的必要準繩。
摩天大樓時下在各大、中城市拔地而起,不僅成為當地的地標性建筑,更是吸引了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進駐,成就商圈新貴。然而,空置率攀升、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創新技術的出現等為超高層建筑的規劃和運營提出了新的要求。
超高層建筑的核心之一是高度。早期,中國超過100米的建筑就屬于超高層。但在今天,世界超高層建筑學會有一個新的定義——300米以上才被列為超高層建筑。
在亞洲,高層寫字樓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末。開發商或者投資商熱衷于建造超高層寫字樓,一是政府需求;二是開發商的實力與日俱增;三是對于租賃客戶來說,超高層
寫字樓出租,無論從企業形象、地標,甚至對員工的忠誠度,都有提高的作用。
業內人士指出,超高層
寫字樓租賃的回報期一般是7到10年。在這期間,如果寫字樓綜合服務做得好,租金就不再取決于寫字樓的高度。客戶除了寫字樓的硬件設施,更關注其軟件質量,如物業管理、服務等一系列人性化的基礎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