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寫字樓上半年市場黯淡
發布時間:2014年09月01日分享到:
據2014年上半年寫字樓調查發現,受政策影響,很多寫字樓不得不自降身價開始散售,并將購買門檻降到最低。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寫字樓供應過剩的壓力還將加大。
“央企購買寫字樓受到限制,這一年多來已經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銷售”一位開發商人士表示。這些年國有企業一直都是國內
寫字樓市場的需求主力,許多國企豪擲千金購買
整棟寫字樓,既用于自身辦公,也兼做投資出租。但是從2013年7月以來隨著中央下發規定,對國企購買
寫字樓進行限制,由此導致寫字樓開發商和整個市場受到重挫,并且引發連鎖反應。
報告顯示,在過去幾年,推動上海和
北京寫字樓銷售市場的主力是中資企業機構,傳統行業如金融、電信、電力等營利能力強,在行業中處于壟斷地位的中資機構。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勁發展實力不斷壯大,同時面臨國企重組整合和寫字樓升級換代的需求,成為寫字樓銷售市場的主要吸納力量。
從數據上來看,國家統計局7月發布的2014上半年房地產運行數據顯示,上半年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2.8%,
辦公樓銷售額下降12.1%。在北京上海等城市,
寫字樓的成交幾近腰斬。戴德梁行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甲級寫字樓的吸納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成。上海搜房數據監控中心統計,2014上半年上海寫字樓簽約套數同環比均有下跌,環比下跌41.56%,簽約面積大跌45.37%。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種市場的轉冷比數字上呈現出的更為嚴,跟據市場行情來說,今年以來
北京寫字樓的銷售額規模大約僅僅相當于去年同期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