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各地地皮供給面積有所增加,但成交大幅回落。中原地產監測的15個重點都邑地皮供給和成交數據透露表現,商辦地皮供給面積為221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8%,但同比增加17%,低于前12個月247萬平方米的平均供給程度。商辦地皮成交面積為66萬平方米,環比大幅增加71%,是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位。
15個重點城市商辦土地4月成交面積和金額分別為66萬平方米和88億人民幣,環比分別大幅減少71%和45%,達到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最低位。其中4大一線城市成交額環比下滑近8成,在15個重點城市中占比約為25%。成交比較活躍的大都是國內二線核心城市,包括沈陽、杭州和南京。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認為,鑒于近幾年部分城市商辦用地大規模放量,未來市場消化情況存在壓力。因此近期在知名房企高調宣布進軍商業地產的大背景下,開發商并未表現出激進拿地態勢,同時地方政府供地力度也并未增強。
統計數據還表明,4月四大城市寫字樓供應量總供應面積約17萬平方米,銷售面積約37萬平方米,供求比為0.45,總體依然呈現明顯的供不應求態勢。寫字樓租金也環比全面上漲,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三城市環比漲幅超過4%。
劉淵預測,一方面目前各地寫字樓市場潛在有效需求依然存在,一旦優質物業大規模入市,有望拉動成交量快速回升;另一方面,寫字樓市場供不應求態勢將進一步推高寫字樓售價。以上海為例,上周商業辦公房源的成交面積高達20.88萬平方米,超過了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積。商業地產的成交火爆也帶動了開發商推盤入市的積極性,漕河涇浦江科技廣場等寫字樓項目的入市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
劉淵認為,最近半年內,部分一線城市甲級寫字樓市場出現租、售價格快速上漲現象,一是由于近期國內宏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二是部分住宅投資資金轉入寫字樓市場。“住宅銷售遭遇限購,開發商不得不開始動商業地產的腦筋,通過寫字樓、酒店式公寓、旅游地產等商業項目的銷售回籠資金。同樣的,不少樓市投資者也開始將資金從住宅投向商業地產。”三亞中鐵置業副總經理馬超駿告訴記者,該公司開發的三亞“地王”項目已在上海找到一位一次性購買價值2億元商業房源的大買家。(來自房訊網)
北京寫字樓租售中心 http://www.dengminghao.com/ 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