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住宅市場相比,商業地產卻一直沒有得到長足發展,尤其是在當下一線大城市的商品房市場空間收窄的情況下,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的發展潛力越發明顯。
“二三線城市將成為中國未來主要的經濟增長點之一,商業地產的投資價值較高。而且商業地產抗經濟波動性較好,所以一直以來成為房地產商保值舉措的首選,一線城市的商業地產泡沫已經出現,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的投資價值卻逐漸凸顯。”中投顧問房地產行業研究員韓長吉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國部分二三線城市已經具備了雄厚的經濟基礎,而且二三線城市經濟發展處在快速增長期,如合肥、寧波等城市的GDP增長速度已經明顯超過了國內一些重要城市的發展,然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城市商業配套功能卻沒有完全隨之匹配,作為商業發展載體的商業地產越發受到市場的關注。
當前,政策嚴控之下投資商品房達到資本保值增值的效果已不如從前,且住宅價格高于商業地產的倒掛現象普遍存在,而在國家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中,城鎮化、城市化進程必將成為整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開發商與投資者似乎都已嗅到了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巨大發展潛力的味道,資本的逐漸轉移也將帶動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的發展。
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指出,一線城市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與城市空間漸趨飽和,而二三線城市卻大為不同,尤其是二三線城市中心的商業用地容積率仍比較低,開發改造的空間很大,這也為今后的大規模發展埋下了伏筆。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對于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的發展并非沒有擔憂,商品住宅畸形發展的前車之鑒仍然歷歷在目。
韓長吉認為,部分二三線城市的商業地產的確存在泡沫化現象,房地產貸款方面必須被遏制,不能縱容過多的資金吹大房地產金融泡沫,否則將導致商業地產發展速度脫離正常范圍。商業地產理性化的主體是房地產商,所以政府要對房地產商投資商業地產進行理性引導,防止投資過熱。
“各地方政府當然歡迎開發商進軍城市商業地產領域,但決不能任其肆意發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政府官員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發展超速,投資過熱的情況必然推升商鋪、寫字樓的價格,這會從根本上遏制地方商業的培育與發展,影響到經濟全局的發展。
然而,萬科北京公司總經理毛大慶對商業地產發展也曾表示,一家商業地產開發企業必須在開發前期做好各項準備,尤其是做好產品的定位,如果連一個項目的主力店應做什么都搞不清楚,就可能會導致項目開發完成后的拆改,造成嚴重的浪費情況出現。
對于今后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的發展前景,韓長吉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他認為“十二五”期間,由于產業結構升級,生產制造業大規模內遷,部分二三線城市的實體經濟發展將非常迅速,從而帶動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大幅度增長,預計國內二三線重點城市商業地產發展前景將非常好,不過產業升級也可能導致另一部分二三線城市的實體經濟流失從而制約其商業地產的發展。(中國產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