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09年的央企瘋狂搶奪住宅用地不同,進入2010年,央企轉向商業用地。
近日,曠日持久的北京CBD核心區地塊(以下簡稱“中服地塊”)爭奪的階段性結果再次驗證了這一趨勢。中信集團在評標中占得先機。曾經被塑造成“CBD開發專家”的潘石屹,則列在第一階段評標的最后一位。
“我們還得再看下一輪評標的情況,畢竟這么多人關注,我們要謹慎。”11月18日,中信集團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了中信集團在中服地塊評標中領先的消息。按照北京市國土局的招標方案,中服地塊將分兩階段評標打分,然后綜合計算分值,確定勝出者。目前,第一輪評標業已結束,中信集團排名第一。
中服地塊是北京的“候選地王”之一,被稱為國貿金十字的最后黃金地塊,業界估價至少100億元以上。樓市調控開始之后,由于擔心地價過高傳遞與調控相反的市場預期,北京市國土局將其收回后重新切割,以招標的方式再度出讓。切分之后,中信集團共參與了中服地塊8個地塊的方案投標,其中Z8、Z11、Z12、Z14和Z15地塊方案均奪得第一。北京市國土局的官員告訴記者,中信集團在第一輪評標當中,得分為20分,而第一階段評標方案所占總分分值的比例為20%,這意味著,中信集團在首輪中獲得“滿分”。
“投標方是中信集團,實際的操作者是中信地產,辦理相關業務的人員也基本都是中信地產的人員。”中信地產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而在此之前,一手掀起了“央企奪地王”輿論風潮的潘石屹,則在首輪評標中墊底。
北京市土地儲備中心副主任葉向忠向記者表示,現在不方便評價下一階段的評標工作,以及各企業的優勢,但他強調,招標方案中提出的金融業背景、持有物業不得開發后散售等,都將是第二階段中重要的評標標準。
“我們比較詳細地研究過政府給出的條件,我們在金融業背景、持有物業這兩個方面,是最為契合的,這符合我們的業務發展的主要方向。”前述中信地產內部人士稱。
記者了解到,12月7日,將有CBD核心區地塊中的6塊公布第二輪投標結果,屆時,中服地塊的爭奪者中信集團能否最終勝出,將陸續揭開謎底。
在全國地產經理人聯盟副秘書長張寶生看來,央企在商業地產競爭中的優勢很明顯。一方面,地方政府現在越來越看重賣地之后的二次收入、三次收入,這需要持久的運營產生的稅收和就業來實現,而央企在整合這方面的資源時,往往有更多可以調配的空間。另一方面,央企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成為一條土地獲取的途徑。
記者了解到,幾乎就在中信集團投標參與中服地塊競爭的同時,同屬中信集團下的中信資本,已經在湖南長沙簽署投資協議,15億元投資長沙購物中心項目。按照規劃,未來中信資本將成為二線、三線城市進行商業地產運營和投資的主要平臺。
“央企對商業地產這么傾注力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商業地產的資產屬性可以進行后續的資本運作。而現在,央企在資本市場的通路和途徑上,是有一定優勢的。”中糧集團一位內部人士稱。
《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