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樓市調控已經持續了足足一百天。百天之間,住宅市場漸趨冷清,房企紛紛加緊布局商業地產這塊“熱土”。業內人士也認為,房地產調控從嚴的時代,受打壓的都是住宅方面的再投資,商業地產成了吸引避險資金的最大資金池。
7月27日,在由地產中國網主辦的“2010政變地產”系列觀察與解讀第六場論壇上,陽光100常務副總裁范小沖表示,目前,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實際上是處于民生的考慮,處于整個大的投資結構的考慮,所以住宅地產肯定是樓市調控的焦點。住宅將會越來越回歸到民生的地位,投資或投機功能將受到非常厲害地打壓。現在二套房、稅收等很多的政策,實際上打壓的都是在住宅方面的再投資,所以住宅地產肯定面臨更多的調控的風險,政策的風險。
范小沖認為,中國城市化不光是人口進入城市的過程,更是一個城市不斷升級的過程,而在城市功能升級階段,實際上就帶來了商業地產的機會。因為商業物業基本上都在比較好的地段,在相同地段出現了倒掛現象,住宅賣的反而比商業地產還貴,而且住宅首付也提高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從投資角度而言,商業地產的價值就開始體現出來了。
光耀東方董事長李貴斌也指出,當人們衣食住行解決以后,下一步就是要娛樂、要消費。像光耀東方廣場這樣的城市綜合體,能辦公、購物、餐飲、娛樂、健身、住宿,解決了諸多方面的問題,是人們改善生活質量的場所。
在住宅市場受政策打壓降至冰點的情況下,商業地產正成為投資者關注的新投資方向,上半年商業地產的租售業績也表明這一點。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辦公樓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增長53.2%,商業營業用房增長41.6%,銷售額分別增長91.5%和57.1%。而房地產服務機構仲量聯行發布第二季度市場報告也指出,北京優質寫字樓及商鋪物業市場全面恢復,平均成交租金穩定增長。
北京市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上半年房地產市場運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市完成寫字樓投資158.1億元,增長1.8倍;商業及服務業等經營性用房投資121.4億元,增長50.4%。上半年北京寫字樓竣工面積90.4萬平方米,增長19.1%;商業及服務業等經營性用房竣工面積113.6萬平方米,增長30.6%。
業內人士認為,多項數據指示顯示,上半年商業地產保持了上漲趨勢,主要是由于商業地產價格相對低估,而成為最近部分投資者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