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正在不斷發酵,樓市成交的低迷也開始蔓延到上游的開發商拿地環節,土地拍賣一改此前多輪競價的瘋狂,底價成交正在成為普遍現象。
昨日,中國葛洲壩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北京房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取得了北京大興和房山的一幅土地。相同的是,兩地塊均被上述兩家公司以底價摘得。
實際上,在目前的北京土地市場,底價成交已成為極為普遍的現象。(北京寫字樓網)
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數據顯示,自12月以來,北京土地市場共成交9塊經營性用地,除1塊以招標方式出讓以外,其余8塊以掛牌方式成交的地塊均為底價成交。
另據北京中原統計,10月1日以后出讓的13塊包含住宅屬性的掛牌出讓地塊,有9塊為底價成交,其他的溢價率也僅在1%左右,最高溢價率僅為2.17%,可以說全部是接近底價成交。
“受到房地產市場冷清的影響,政府的推地步伐受到極大影響,而土地需求方開發企業的反應更是他們始料未及的。”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資金的緊缺使得開發企業對土地的興趣以及預期降低,因此市場中頻頻出現底價成交甚至流拍現象,去年那種火熱競拍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
“甚至政府還需要頻頻采取優惠措施來吸引企業購買,例如降低土地保證金比例、延緩付款時限以及降低配建保障房比例等。即便如此,也沒有能夠改變今年土地市場量價齊齊暴跌的局面。”任啟鑫如是說。
除此之外,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土地供應的郊區化趨勢較為明顯,也是近期土地市場冷清的重要原因之一。
“預計后市接近底價成交依然會是土地市場的常態。”張大偉表示,土地市場的冷清將加速樓市調控的拐點出現,而土地價格的下調將給開發商降價帶來更大的動力,不僅直接會拉低項目銷售價格,更使得開發商為了獲得資金拿地,而考慮降價銷售。(北京寫字樓出租)“而目前北京土地市場已經轉向,對于部分有資金的企業來說,購入土地的機會已經逐漸出現。”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21日,北京市場土地出讓金合計為1016.1億元。12月下旬還將有3塊住宅類地塊入市,預計全年總土地出讓金在1060億元左右,環比2010年全年的1640億減少接近600億元,減少幅度達到35%。(來自新浪樂居)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支持或者贊同其觀點。
http://www.dengminghao.com/ 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