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已聚集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2家,外商投資公司183家,外資研發中心353家。在全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排行榜(2011)中北京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名列全國35個主要城市榜首;擁有2011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總部41家,僅次于東京,成為全球第二大世界500強總部之都。——寫字樓租賃信息
高度超過500米的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奠基、北京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開始面向國際征集城市規劃設計方案、麗澤金融商務區42家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入駐……在北京,總部經濟在多個區域開始了新一輪布局。北京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將大力提升總部經濟發展水平。面對相對有限的總部資源,北京的“新舊”產業功能區加快結構調整,突出各自特色。一場總部資源的“爭奪戰”在北京悄然打響。
傳統勁旅 借長期積淀 獨攬話語權
商務中心區(CBD)
1993年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規劃建設北京商務中心區。1998年,北京將商務中心區的范圍擴大到約3.99平方公里的區域。2009年5月,北京市再次決定將北京CBD沿朝陽北路、通惠河向東擴展至東四環,新增面積約3平方公里。
今年,隨著荷蘭銀行北京分行、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糧農業產業基金總部等14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入駐北京CBD,WP7開發,朝陽區金融機構總數已達到1244家,占全市金融機構總數的1/4。
在2011北京CBD商務節期間,超過500米高的“中國尊”奠基。“中國尊”地上規劃108層,地下規劃4層,未來將被規劃為中信集團總部大樓,建成后將成為北京第一高樓,這也標志著北京CBD核心區的建設全面啟動。
記者了解到,CBD已基本形成以國際金融為龍頭、高端商務為主導、文化傳媒聚集發展的產業格局。其總部經濟特征突出,擁有5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60家世界500強企業、100余家國際組織及其代表處,聚集了170余家國際傳媒機構、超過200家世界級高端服務業企業、250多家外資金融機構,形成了國貿中心、華貿中心、環球金融中心三大國際金融產業聚集區。
豐臺科技園
豐臺科技園(豐臺總部基地)于1991年批準成立,位于北京市西南四環交匯處,交通便捷。在北京城南行動計劃中,豐臺區是被政府列為一軸一帶工業園區之中大力培育和提升的九大產業園區之一。豐臺科技園總部經濟東區將著力打造中國民營企業總部基地。
據了解,豐臺科技園的總體規劃面積是8.18平方公里。已建的東區一期定位于科技工業園,二期重點發展總部經濟,建設的總部基地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總部基地聚集區,三期是豐臺科技園東進西擴發展戰略的主要組成部分,整體定位于高新技術服務區,將建設中國民營企業總部基地。
目前園區已擁有企業約4000余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920余家,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10余家,其中在豐臺科技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當中民營企業約占70%。
崛起新區 差異化發展 欲分一杯羹
麗澤金融商務區
“十二五”期間,地處西二、三環路之間,西起麗澤橋,東至菜戶營橋,北起紅蓮南路,南至豐草河,在這片北京市三環內最后一塊成規模的待開發區域,一個引導金融信息咨詢、文化金融、新興金融機構及商務總部等要素集聚,強化要素交易功能,形成比較優良的新興金融業發展的商務環境,打造具有全國輻射力的新興金融功能區——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
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規劃面積8.09平方公里,規劃總建筑面積800萬-950萬平方米(保留建筑面積289.4萬平方米),其中地下空間建設容量約236萬平方米。整個功能區劃分為中心區、景觀環和外圍居住混合配套區三部分。
據介紹,目前麗澤金融商務區已有42家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入駐,累計注冊資本金近百億元。截至目前,已有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平臺、新發地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等40余家金融機構、要素市場和央企入駐麗澤。麗澤金融商務區產業集聚態勢更加明顯。
同時,麗澤金融商務區開發建設正積極推進。已有3宗地塊成功上市,其他地塊將陸續上市。商務區南區土地一級開發工作基本完成,商務區北區一級開發工作也已啟動。區域內道路、地鐵線路、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都已啟動。
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
繼8月面向國際征集城市景觀軸線景觀設計方案后,9月底,位于通州臺湖鎮的北京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再次公開面向國際征集城市規劃設計方案,4家參與過北京CBD規劃設計的全球頂尖設計公司應邀參與本次方案征集。
據介紹,北京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城市設計總范圍約17.21平方公里,此項目是北京市最大的單體土儲項目。
這個位于通州西南的區域,5年內將變身為“北京面向環渤海的高端總部基地”。作為通州建設北京現代化國際新城區域空間布局“一核五區”中的重要一區,未來將建設成為服務于國家第三增長極的高端商務新城,將承載起北京面向環渤海經濟圈“內聚外聯”的戰略功能,打造成宜商、宜居、宜樂、宜業的高端商務新城。
記者了解到,交通的優勢、城市濕地的環境架構、大面積的規劃用地、高端產業的定位、總部型企業的聚集效應,使這里已經成為企業投資的熱土。
目前,北京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正與中央電視臺等單位洽談進駐事宜。
商報記者 方彬楠
專家把脈
總部經濟是多數城市轉型發展的趨勢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及今后較長一段時期,“中國轉型”和“中國崛起”仍然是我國面臨的迫切要求和核心任務。轉型和崛起呼喚包容性發展,尋求多元化的發展路徑。總部經濟通過企業總部和生產制造環節的空間分離,優化了城市資源,提高了資源效能,產生出新的社會生產力,并能強力帶動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城市轉型提供了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因而成為我國很多城市轉型發展的一種大方向、新趨勢。
未來隨著中國在亞太地區整體地位的上升,加之中國豐富且相對廉價的人才、科研等資源條件,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并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
趙弘告訴記者,據某外資集團高管透露,“在英國招一位博士的成本,在上海可以招6位博士,而那里一位博士的工作效率卻只有上海的一半。綜合來看,聘用一位英國博士的成本是一位上海博士的12倍。”而據商務部發布的跨國公司對華投資報告顯示,82%的跨國公司將繼續擴大對華投資,在研發投資方面,有46%的企業傾向于建立獨立的研發中心。
趙弘認為,大量向中國轉移的跨國總部資源,無疑將成為中國部分城市和地區總部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推動力量。(來自新浪樂居)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支持或者贊同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