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齊跌”、開發熱情降落,房地產調控效果曾經顯現。8日,央行、北京房協及地產研討機構發布的數據提醒了這樣一個結果。其中,北京市房協更估計,
北京寫字樓,將來幾個月市場有望構成“降價換量”的整體魄局。
央行8日發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轉總體狀況》顯現,二季度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房地產開展一線地域房地產業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數量環比增速已連續五個季度低于全國均勻程度。央行在報告中稱,這顯現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房地產開展一線地域的調控效果進一步顯現。
銀行結算賬戶是指銀行為存款人開立的辦理資金收付結算的錢活期存款賬戶。普通來說,開發商單個開發項目都會單獨設立銀行結算賬戶,一線地域的結算賬戶增幅低于全國的均勻程度,意味著開發商的開發項目正逐步分開一線地域,趨向于二三線城市或中西部地域。
同日,中國指數研討院最新報告顯現,上周被監測的35個城市,僅10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上漲,其他皆下跌。而據北京房地產買賣管理數據顯現,上周北京新建商品房市場再現低迷,現房住宅簽約203套,期房住宅簽約817套,均發明了今年來調控后新低。
北京市房協剖析指出,1-7月北京新建普通住房的價錢為13623元/平方米,比去年全年降落8.2%。北京市場變化情形反映出,北京市房地產調控政策綜合效應持續顯現,住房市場開端進入“由質變到價變”的關鍵期,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估計將來幾個月市場有望構成“降價換量”的整體魄局。
“隨著最近‘新國五條’的出臺,限購等調控政策向二三線城市擴展,估計3-4季度降價求量的行為將大大增加。”中原地產剖析說。
面對樓市調整,從中央到中央,調控政策沒有絲毫松動跡象。
北京市房協在發布數據之際也表示,必需警覺現階段房地產市場安康穩定開展的根底還不結實;通脹預期仍然比擬激烈。另外,作為房地產市場的長效制度性布置還在程序或調研過程中,直接影響或改動地產開展形式的基本性制度還未出臺。
“調控政策一旦松動,市場極有可能再現報仇性反彈。”北京市房協稱,現階段重點,“應堅持北京市房地產調控決計不動搖、方向不改動、力度不放松,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做好調控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工作。”(來自新浪樂居)